廣東深圳在全國率先出臺《深圳經濟特區促進全民健身條例》,建立了保障全民健身組織建設、活動開展、健身設施、經費投入的長效機制。近年來,深圳以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目標,加強體育設施建設,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,加強科學健身指導,引導體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,充分發揮全民健身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、促進市民綜合素質提升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、展示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的綜合價值與多元功能。
加大體育場地設施投入 提升健身設施品質
深圳不斷加大公共體育設施投入力度,探索城市社區運動場地設施試點城市建設,建成體育主題公園42個、大型體育場館58座、足球場1216塊、各類健身步道1453公里,30411片體育場地設施將體育基因滲透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,更好滿足市民健身需求。印發推進文體設施進公園實施方案,完成5個體育主題公園和100個社區體育公園的新建改造。依托“i深圳”搭建“一網統管、一體統籌、一鍵預約”平臺,實現快捷訂場、平臺支付、場館在線導航等功能,方便市民參與健身。推動體育設施智能化提升,規劃至2025年建設300套室外智能健身器材建設。
打造創新品牌 構建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品牌體系
深圳建立了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全民健身活動網絡,以活動促普及、以比賽促提高,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空前活躍,市民健身意識逐步增強,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達42.9%。構建“一月一品牌”活動體系,推動文體旅融合。“深圳杯”系列品牌效應突顯,舉辦“深圳杯”業余足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聯賽等活動。籌劃舉辦深圳市運動會、智力運動會、社區運動會。支持社會力量舉辦群眾賽事活動。
加強健身指導 引領全民健身運動健康新風尚
深圳積極構建科學健身指導服務長效機制,市民體質健康顯著提升,國民體質合格達標率達91.2%。市、區、街道、社區四級科學健身指導網絡建設成效顯著。市、區兩級成立了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、國民體質測定站、體育義工組織,全市街道、社區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站點實現全覆蓋,每年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活動1萬場次,為5萬人次市民提供體質測試服務。
發動社會力量 構建更高效率的全民健身工作網絡
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,體育社會組織經歷了高速的孵化期,總體數量大、涵蓋項目廣、社會化程度高,全市899家體育社會組織成為發展全民健身事業的重要力量。推動體育組織成為全民健身生力軍,充分發揮購買服務、職能轉移等方式將相關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,提高社會組織參與全民健身服務的能力。調研梳理全市體育社會組織基本情況,對重點體育社會組織加大扶持力度;加強業務指導,解決直接登記體育類社會組織無業務主管單位歷史遺留問題,試點先行,平穩過渡;加大經費支持。
競技體育、體育產業助力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
深圳競技體育、體育產業蓬勃發展,助力全民健身邁上新高度。競技引領健身風尚,一大批優秀體育人才脫穎而出,在各類國際大賽屢創佳績。體育產業實現“彎道超車”,保持年均20%左右的增長,2021年總產出1271億元,體育產業對全民健身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顯著提升。WTA年終總決賽、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(深圳賽區)、沃爾沃高爾夫中國公開賽、世界無人機錦標賽、NBA中國賽等一系列高端國際賽事落地深圳,極大推動城市體育運動發展。
本報記者 林 劍